找到相关内容483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心性

    具有异熟的特性,你不能说它是染污的,也不能说它是清净的,它只是它自身。佛陀在《解深密经·心意识相品第三》中这样说:   广慧当知:于生死度彼彼有情,堕彼彼有情众中,或在卵生,或在...由此识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积集滋长故。广慧:阿陀那识为依止、为建立故,识身转,谓眼识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。此中,有识、眼及色为缘生眼识,与眼识俱转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;有识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及声、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651266.html
  •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(1)

    虚出没。  证实相无人法。刹那灭却阿鼻业。若将妄语诳众生。自招拔舌尘沙劫。  顿觉了如来禅。度万行体中圆。梦里明明有。觉后空空无大千。  无罪福无损益。寂灭性中莫问觅。比来尘镜未曾磨。今日分明须...。喻菩萨道业纯熟。诸恶不染。若说如来权教三藏。河沙劫说不可尽。犹如钩锁亦不断绝。若悟圣心。总无余事。久立珍重 一日示众云。道不用修。但莫污染。何为污染。但有生死心。造作向。皆是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851720.html
  • 印顺法师三乘共法与宗喀巴大师中士道的比较研究

    明确地阐释这三种层次的教义内容。   第一级五乘共法的要义摘出如下:“最普遍的佛法要义,就是因缘所生法的原理,…因果律于一切法中皆具有的,但其中特别注重业报因果;…流转的凡夫,三乘阶级的贤圣,皆...大师提出了“人生佛教”的积极理念,具有两方面的意义:一、对治的:对治传统中国佛教末流重死重鬼的偏向。二、显正的:重视现实人生,由人乘正法而直大乘菩萨行。 [9]印顺法师在“人生佛教”的基础之上提出“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075176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

      佛陀在《解深密经·心意识相品第三》中这样说:   广慧当知:于生死度彼彼有情,堕彼彼有情众中,或在卵生,或在胎生,或在湿生,或在化生,身份生起。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,展转...三,中国佛教的心性转化学说;其四,中国佛教心性论与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差别;其五,中国佛教心性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;其,结论。其中,在第一、第二部分,本文主要从历史、语言和逻辑的角度对中国佛教的&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151853.html
  • 儒佛之际与宋初性无善恶说

    所拘,不得自在也。性善不坏,故地狱发佛界善;性恶不坏,故佛能现恶。[6]  性与佛性在这里是同一的概念。性本无善恶,就像镜本无像一样;但正是因为它本来无像,才能够显现众像。然而,众缘无论有多少增减...挽救的办法就是灭情而复性。他说:  情者,妄也,邪也,邪与妄,则无所因矣。妄情灭息,本性清明,周流虚,所以谓之能复其性也。[4]  李翱灭情复性说在理论上的特点,是由动向静复归,由现实向先天复归。在...

    向世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2452017.html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2)

    业。  若将妄语诳众生。自招拔舌尘沙劫。  顿觉了。如来禅。度万行体中圆。  梦里明明有。觉后空空无大千。  无罪福。无损益。寂灭性中莫问觅。  此来尘镜末曾磨。今日分明须剖析。  谁无念。谁无...容易动怒,甚至残暴不仁,也注定要失败。   五、贪吝者败:贪吝是无底深渊,一旦堕落就会丧生失命。   、私心者败:没有公德心,没有大公无私之心的人,凡事以自己为本位,必定难以见容于大众。   七、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10.html
  • 东寺真言秘密乘简说

    多多费力讨论一番,反而偏离了原来的旨意了。空海把此住心当作天台宗一心三观之位。对于真言修行而言,就表示,在一切众生的身心当中,具有清净而沉沦在无明三毒泥沼以及四生的污秽里却并没有被污染,犹如观世音...  开元十二年入洛,驻大福先寺,译《大日经》卷。十三年,译《大日经供养法》一卷,合为七卷。十四年,译《苏婆呼童子经》(亦称《妙臂童子经》)三卷,《苏悉地经》三卷。其中前三为胎藏法,后二为持明法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452112.html
  • 净土宗义探讨序言——关于净土本愿法门与二力法门(2)

    《弥陀经》中言:“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”。藕益大师曰:“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也。不论在出家,贵贱老少,四生,但闻佛名,即多劫善根成熟,五逆十恶皆名善也。”  故知净土一法,特为我等末法五浊...是信耶?是疑耶?是赞耶?是毁耶?  然既是五逆恶人,何以弥陀经中称为善男子、善女人也?  莲池大师《疏钞》曰:“善有二义,一是宿生善因;一是今生善类。男女者,通指缁素利钝,及道一切有缘众生也。宿生善...

    释圣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852193.html
  •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

    有所交代,当然是自然不过的了。  <心意识相品>中说:  于生死彼彼有情众中,或在卵生,或在胎生,或在湿生,或在化生,身分生起。于中,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,展转和合,增长广大。依二执受:一者、有色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页76  提要  阿赖耶识,梵文作aalaya-vij~naana,意译为“藏识”;在识之外,...

    陈一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752378.html
  • 僧宝正续传(2)

    祖师未来时道得。已是第二句。第一句如何道。直饶你十成。道得未免。左之右之。所以万法本闲。而人自闹。文殊堂里万菩萨。即不问你。且道东海波斯鼻孔长多少。上堂横柱杖云。拄杖子横也。横亘十虚。包褁。复竖云。...具十智同真。若不具十智同真。则缁素不分。邪正不辨。不堪与人天为眼目。不能决断是非。如车单轮。如鸟只翼。不能高飞致远。何谓十智同真。一同一质。二同大事。三总同参。四同真智。五同遍普。同是非。七同得失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152822.html